我校召开2025年人文社科成果推介会

更新时间:2025-06-03  点击次数:次  来源:人文社科处  作者:

为充分展示我校人文社科领域最新理论研究成果。5月30日上午,我校在新图书馆召开2025年人文社科成果推介会,我校张晓琴副校长出席会议并致辞,江苏凤凰出版传媒出版部卞清波、《中国社会科学报》王广禄分别作为出版机构和社科理论媒体代表发言。东南大学凌继尧教授、复旦大学陈家宽特聘教授、南京晓庄学院王国聘教授、武汉大学王少剑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恒力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化振红教授、刘利平教授、刘永昶教授,南京农业大学胡浩教授、丁绍刚教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吴威副研究员、新华日报社新华传媒智库新闻部笪颖副主任等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人文社科处、国际合作处、图书馆、文科机涉文学院科研负责人、专著作者、媒体代表等参加会议,人文社科处处长高晓琴主持会议。

张晓琴副校长在致辞中介绍,十四五以来,我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着力新文科建设,不仅构建了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学科交叉为特色,团队协作为支撑的创新体系,还打造了以学科领军人才为引领,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体,结构合理,梯队衔接的高水平研究团队。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充分发挥林科优势,在绿色低碳发展、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领域开展系统性,创新性研究,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和研究优势,取得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成果。已连续出版《生态林业蓝皮书》、《生态文明绿皮书》各3部,获批国家领导批示4件,省部级以上领导人批示37件,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6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9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出版学术专著119部,推介会系统展示近一段时期以来我校人文社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使命担当,肩负着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

专著作者向图书馆赠书,张晓琴副校长为专著作者颁发捐赠证书

此次推介会分享的13项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分别为:《生物多样性:呵护人类共同家园》《长江中下游流域景观格局演变及对自然保护地的影响研究》《江苏省遗址公园》《洞察:城市阴影区时空演化模式与机制研究》《中国普惠金融体系中的小额信贷研究》《城镇化背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老人营养健康》《城市低收入群体时空行为的社会分异研究》《生态哲学视域下高质量发展的“江苏方案”研究》《工程之道——来自工程伦理的道德哲学思考》《产品艺术创意设计》《纪录片中乡土文化的呈现与传播研究》《元代碑刻辑释》《网络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

11位省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知名专家对上述成果做了逐一点评,并一致认为,成果不仅本身具有显著的时代性、原创性、系统性、学术性,部分成果还兼具较强的可读性、科普性和实践指导价值,充分彰显了我校作为一所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始终坚持教学与科研高度融合、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质量教育教学的办学理念与特色。

“人文社科成果推介会”是我校于去年起推出的一项品牌性学术成果交流与推介活动,旨在搭建一座高端学术交流与高校成果转化的桥梁,全面展示学校人文社科领域的创新智慧结晶,深度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让人文社科研究切实服务社会发展,助力国家战略落地。